巴黎7月10日(小新)一则简短的短信引发航班返航事件。当地时间7月3日上阳网,一架从波多黎各飞往美国达拉斯的美国航空公司(American Airlines)航班,因一名乘客看到邻座手机上显示“RIP”并报告机组人员,在起飞半小时后紧急返航。
事件发生在航班起飞后不久,一位女乘客看到邻座旅客手机上收到一条短信,上面写着三个大写字母:“RIP”(即“Rest In Peace”,中文意为“安息”或“愿你安息”),出于担忧,她立即向乘务员报告,怀疑对方存在安全威胁。
虽然该信息本身并未直接表达任何威胁性语言,但这名乘客将其解读为可能涉及恐吓或炸弹威胁。出于“高度谨慎”的考量,机长最终决定让飞机折返波多黎各。
飞机降落后,机场安保人员及美国运输安全管理局(TSA)迅速展开安全检查,对机舱和行李进行全面搜查,并对当事两名乘客进行了问询。
最终确认上阳网,该短信内容是出于对一位去世亲属的悼念,并无任何安全威胁。
“这只是一次误解事件,但相关处理完全遵守航空安全程序。”波多黎各机场运营方Aerostar的运营主管Nelman Nevárez表示。
经过约三个半小时的检查和确认,该航班获准再次起飞,所有乘客安全登机,未有人员因此事件受到指控或惩罚。
美国航空公司在回应中称,此次事件为一次“出于谨慎的处理决定”,显示出公司对乘客安全的高度重视。
不过,也有舆论质疑乘客“过度解读”以及“隐私过度干预”的问题,认为类似事件应加强机组人员的判断力培训,避免因误会造成大规模资源浪费和航班延误。
“RIP”是拉丁语“Requiescat in pace”的缩写,在英语文化中广泛用于对逝者的悼念,并非特指危险行为。
此次事件虽为误会,但也凸显了在当前高度敏感的航空安保环境中,小细节可能引发大反应。
文|小新
贝格富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